SV規定的標準德國牧羊犬顏色為:
被毛為黑色(帶棕紅色)黃褐色、純黑色、色、狼灰色等,或這些顏色的混合色、背、臉。
如果臉部不夠黑、眼睛顏色淺、足趾部毛色淺、尾部末端呈紅色,則都是色素沉著不夠好。
外,作為雙層被毛的哺乳動物,德國牧羊犬的底毛應該呈淺灰色,白色是不被允許的。
以下這些顏色都被統稱為『狼灰』:

(類似狼的被毛顏色)
灰黑

黑灰
灰褐
黃;
大片烏雲灰;
烏雲灰、臉;
灰、臉;
灰和黑褐色;
灰褐色、腿部和趾部帶黑色;
灰、頭部和腿部帶褐色、臉;
深灰及背部中線有深暗色;
中度灰;
淺灰;
白灰;
一直到中灰色,除非犬隻的臉部毛色偏淺,或者足部有顯而易見的白色毛髮,以上所舉的毛色特徵都不算缺陷。

在給幼犬打耳號時,通常就會將毛色記錄在案,但三年後它的毛色往往就會變的「名不符實」。
比如小的時侯淺灰黃色被毛,背部有黑色中線,成年後則變成了深灰褐色被毛;反的,幼犬是深灰褐色,成年後變成灰黃色被毛的犬也有。
這種逐漸改變毛色的現象並不罕見,依據經驗,這種毛色變換可以一直持續到犬隻三歲。
專業的繁殖者應該都可以從幼犬的黑臉和外耳背的色素沉著狀況看出牠成年後的毛色發展趨勢。
狼灰色犬真的能改善色素沉著遺傳嗎?
很多人都不相信狼灰色德國牧羊犬能在改善色素沉著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人們更願意選擇黑色、紅褐色和淺黃色被毛的德國牧羊犬。
需要提醒繁殖者的是,繁殖科學需要鑽研,並非所見即所得,不管是使用黑褐色還是狼灰色被毛的德國狼犬,如果繁殖時不加考慮,沒有目的性,那麼所得後代犬的被毛色素沉著都可能或多或少有所減退。
根據孟德爾遺傳學定律,即使原先並非以淺色被毛的德國牧羊犬交配繁殖,但是以隨機的方式交配繁殖,淺色被毛後代出現的幾率會很高,因為黑褐色狼犬經過不斷地互相交配,染色體的改變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色素弱化。
如果用黑褐色德國牧羊犬進行繁殖,經過三代或者四代遺傳,後代犬隻的毛色會出現淡化,例如出現明顯的灰色雜毛。
但如果用一隻狼灰色德國牧羊犬交配一隻黑褐色德國牧羊犬,則往後好幾代都不會出現色素弱化現象。
人們常常說一隻色素沉著很好的黑褐色犬,如果父母犬有一方是狼灰犬,那麼牠的後代犬不管是狼灰還是黑褐色,都會有更好的色素沉著表現。
還有一種說法是,一隻狼灰交配另一隻狼灰,總能生出毛色表現更好的狼灰。
根據專業的繁殖者工作經驗,這些說法基本沒錯,但遺傳不能簡單地作這種定論,畢竟從繁殖範圍來看,普通的黑、黃色系的犬約占全部德國牧羊犬的95%的比重,相較之下,狼灰的數量微乎其微,因此以少量狼灰繁殖案例得出一個遺傳定論是缺乏事實論據支持的。
因為黑褐色狼犬之間交配繁殖幾代下來,將出現一種遺傳學上名為「統和」的現象,即有關黑褐毛色遺傳的等位基因會在世代繁殖的過程裏產生壓縮,就像進行數代近親繁殖一樣,對等位基因的活性造成負面影響,直接表現就是色素弱化。
狼灰犬的基因不會因為與黑褐色狼犬的基因結合而失去活性,導致色素弱化。
遺傳都是有規律的,被毛色素的遺傳就像被毛長短一樣有章可循,如果由兩隻純合子(又稱同型合子或同質合子,具有這些基因型的生物的自交後代中,這幾對基因所控制的性狀不會發生分離)的黑褐毛色犬與狼灰犬交配,那麼後代犬的毛色應該介於父母犬的兩種毛色之間。理論上,牠們的後代應該是這樣幾種顏色:灰褐色、灰黑色、大片灰褐或灰黑雲色。
沒有聽說過有哪隻黑褐色犬能將自己的毛色穩定地遺傳至超過100隻後代犬身上,總會有些後代犬的毛色顯示不出父母犬黑褐色的特徵。
狼灰犬總能把自己「狼灰色」被毛特徵遺傳給所有後代犬,即使是狼灰與黑褐色犬互相交配的後代也能呈現出這種特徵。
毛色顯性基因為狼灰的犬,在繁殖上擁有一項極大的優勢,即均為短毛的純合體,這就意味著牠不會生出長毛的後代犬,繁殖者可以利用顯性基因的狼灰犬在短期內有效改善長毛問題,只要你利用過一次狼灰犬進行改良性繁殖,就不會出現害怕犬隻因狼灰毛色而影響體質這種無謂的擔心了。
狼灰毛色是顯性的遺傳特徵,而非隱性的。
父母犬中至少一隻為狼灰犬,才有可能生出狼灰犬後代。
只有當父母犬都是黑褐色被毛,那麼無論上幾代中無論幾隻是狼灰色,生出的下一代必定會是黑褐色。
如果一窩仔犬中出現了一隻狼灰犬,那我們既刻可以判定牠的父母犬中有一隻必定是狼灰犬,這一點是百分百肯定無疑的。
另一方面,父母犬都是狼灰色時,其後代犬也可能是黑褐色,甚至黑色被毛,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因為不論黑褐色還是黑色,都屬於隱性遺傳基因,下面舉個列子:
如果利用一隻黑褐色的母犬和一隻狼灰公犬交配(或者反過來,用黑褐色公犬和狼灰母犬),產出一窩幼犬,理論上應該有50%為黑褐色仔犬,50%為狼灰仔犬,假如我們讓這一窩中的黑褐色後代犬(除了狼灰以外的其他顏色也可)成年後和其他黑褐色犬交配,牠們的後代犬決對不可能為狼灰色。
單用一隻狼灰犬進行繁殖的優勢就在能夠迅速地提高後代犬的色素沉著水準。
但很不幸,人們總是在盲目地嘗試一些錯誤的途徑來改善色素沉著,結果總是徒勞無功。
如果繁殖者有一隻毛色特別淺的母犬,他可能會把改良色素的希望寄託在一隻狼灰種公的身上,甚至指望牠能夠一舉解決所有上幾代遺留下來的問題。
假定一隻母犬:
趾部顏色淺、
沒有明顯的黑臉、
尾部麼端呈紅色、
背部不呈黑色、
眼色素淺、
唇部和牙齦泛白、
趾部肉墊發白,夏天更甚、
頭上部分缺乏黑色、
耳部有白毛、
底絨發白,
這種情況下,繁殖者可能會將一隻狼灰種公當成救命稻草牢牢抓住,以為有了牠就萬事大吉了,有時候牠確實能發揮遺傳優勢,使繁殖者如願以償,但當搭配的母犬自身條件差強人意的時侯,狼灰種公也並非萬能的點金石,看不到成果的繁殖者這時便會對狼灰犬斥之以鼻。
改善色素沉著?
事實上,誰也沒法寫出一個直觀明瞭的科學公式,解釋清楚狼灰改進色素沉著的奧秘所在,但有經驗的繁殖者都清楚,狼灰犬確實有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許博松 的頭像
    許博松

    許博松愛犬行為家教班~勝通比賽犬訓練學校

    許博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